第一百七十章 集团军(1 / 2)

苏联英雄 血蝠 0 字 2021-09-22

 “重新组建集团军?”</p>

“是的,斯大林同志,组建适合现代战争条件下作战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结合各兵种的力量组成一支专用于战役级别任务的新式军团,而且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p>

在国内战争和与外国干涉军作战时期,苏维埃就组建过16个步兵集团军和两个骑兵集团军(都在0年代撤销番号。),而具林俊所知的情况,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共组建了68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我们一般称为野战集团军),番号一直从第三排到了七十,而且所有部队都参加过严酷的实战。</p>

二战中苏联不仅组建了68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还组建了11个近卫集团军(番号第一至第十一,这里面有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改编的集团军,也有全新组建的近卫集团军。)、18个空军集团军(番号第一至十八)、6个坦克集团军(番号第一至第六,全部在战争中因功获得“近卫”称号。)、5个突击集团军(番号第一至第五)和6个防空集团军(列宁格勒、巴库、莫斯科、滨海、阿穆尔河沿岸和后贝尔加防空集团军。)</p>

二战时期投入战场的各式集团军番号就有114个,估计是世界历史上最多的,而事实证明,就是这一百一十四支集团军给了苏维埃无与伦比的强大战斗力。</p>

“组建集团军是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斯大林同志,这样我们就能在目前有限的技术装备条件下最大的发挥部队的战斗力。我们要面对的战争已经不是靠单一军种就能取得胜利的形式,我们一贯提倡的是诸兵种合成式的进攻作战,最近的几次军事行动都告诉我们在实际作战中需要多兵种密切配合,而这次边境的视察我与德边科同志都有相同的观点:必须是能够胜任大型战役的战役集团才可能突破芬军的防线,组建新式集团军势在必行。”</p>

林俊的话无疑是对的,如果未来强大的方面军是个能够横扫战场的大扫把,那一支配合熟练的集团军就是一把尖刀,关键时刻十万人数的集团军也能独挡一面。</p>

斯大林要扩军,林俊要是不在某种程度上配合一下也说不过去,一点不给老爷子面子的事他还吃不消做,而且红军也是需要适量的扩军。</p>

“斯大林同志,将在1940中旬前新组建的机械化军数量先定为10个,每个机械化军新式坦克数量限定在三至四百辆,直接编入新组建的集团军内,而其它新式坦克换装到现有坦克军与坦克师内。将一线不满员的部队编为满员师,三个7000人的缩编师战斗力还不如两个一万人的满员师,形成拳头一般的有力重拳。”</p>

</p>

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有新组建的9个机械化军,林俊现在这个计划如果斯大林能够接受,相比实际的工业能力还是不算太离谱。</p>

“飞机制造方面立刻将现有伊15和伊16的生产线全面转产新式战斗机,轰炸机与攻击机生产线开始压缩现有机型生产,节约贮备原料预留给即将投入生产的新式机型。”</p>

斯大林一直关心新式飞机的研制情况,但林俊这个主管人更清楚,也得斯大林的信任。</p>

“安德烈,新式轰炸机与攻击机研制进度跟的上换装要求吗?”</p>

“跟得上,设计师与工人同志都是好样的。”林俊又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个厚厚的讲义夹交给斯大林:“这是目前所有已经投入实际生产的新式战斗机生产状况与研制阶段飞机研究进度的报告。”</p>

“斯大林同志,我们现在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军用机机群,这还是前几年我们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生产的数量。按照目前的生产扩张情况,不做大得调整,不包括其它机型,新式战斗机到40年中旬我们就将拥有六千至八千架,结合原有型号我们还是世界第一航空大国,而且战斗力不是现在能够相比的。如果适量扩大生产,新式战斗机换装数量甚至可以达到一万架。”</p>

林俊这是给斯大林画个的“大画饼”,一个苏联能够承受的画饼。</p>

一万架新式战斗机是什么概念?——历史上德军进攻苏联时放在东线的飞机还只有000多架,现在质量优势已经不是德军的专利,有林俊在,那种一天就被报销一线百分之七十空军力量的事情也不会发生。</p>

“斯大林同志,这就是我们航空与坦克工业目前能承受的极限,如果再扩大生产势必会引起国家经济体系的巨大变动,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适合。”</p>

不说航空工业,光坦克生产需要的钢材一项,如果坦克工业无限量的需求,那其他工业部门势将受到重大冲击,斯大林应该能够明白这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