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这不是小事!(1 / 2)

 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煐简单安排了一下秋猎的事情也就差不多了,一些事情他只需要开口做出决定就好,底下的人会将这些事情执行到位,这一点不需要他多操心。

看着茹瑺等人,朱允煐开口说道,“朕觉得,六部尚书当为正一品,众爱卿以为如何?”

正一品这是没了,但是相比起以前也是‘升官’了,茹瑺等人自然也没有太多的意见。毕竟皇帝都已经做出了决断,有些事情自然也就轮不到他们多发表什么意见了。

不只是因为丞相制度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是高度的皇权集中。更因为不管是洪武皇帝还是英示皇帝,一个个的都是‘独断乾行’,他们的一些决断一般人可没办法改变。

从一品,其实在大家看来也是一个比较能够接受的事情了。

六部尚书成了正一品,地位相对来说提升了一些,算得上勉强能够和武勋稍微抗衡一下,不至于天然的弱势很多了。而对于武勋来说,国公、侯爵一大堆,六部尚书也就六部尚书吧,也仅仅只是从一品而已,和他们还是有些区别的。

茹瑺作为吏部尚书,这个时候也说道,“陛下,六部尚书提为从一品,其他官员品级如何?”

六部尚书‘升官’了,其他的一些官员肯定也是需要升官的,起码品级是需要提升一下。

朱允煐笑着点头,“吏部且拟出条陈报与朕,这事也确实该办。”

这算得上是文官集团的‘胜利’,大家集体升官了。

不过在短暂喜悦后,朱允煐说道,“朕此前命人查阅官吏档籍,咱大明何时需要这般多的官吏?”

冗官冗员,这绝对是朝廷的负担。不只是俸禄会让朝廷有些压力,最主要的还是人浮于事,这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也是历代王朝都比较头疼的事情。

朱允煐缓缓开口,说道,“朕也看了,就说这布政司,除布政使一人外,还有左、右二布政使。”

茹瑺这个时候立刻说道,“陛下,臣等此前也有商议,布政使掌民事,确实不好人浮于事。”

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合称为“三司”,这可以说是一省‘高官’了,只是不掌军事和司法。

“此前咱皇明初立,各辖区、治所划归并不合理。”朱允煐继续开口,说道,“许多州、县,相互掣肘。小小州县尚未发展起来,身居官位的官吏倒是比子民都多。”

好吧,朱允煐这是要裁撤一些州、县了,不过大家也觉得并不算意外。毕竟大明的一些州县的划分确实不大合理,就算是后世也会根据发展开始重新划分市县,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巡检司、河泊所、递运所,这些也该好好查查。”朱允煐再次开口,对茹瑺说道,“咱大明虽国力日盛,只是尚不能多养人浮于事的庸官、禄虫。该裁撤的裁撤,汝等下去后多商议。”

机构重叠、辖区重叠等等,朱允煐肯定是不能忍。拿了老朱家的俸禄,那就要多干事。有些官吏占据着官位不干事,那可不成,朱允煐可没有那么大方。

看着在幸灾乐祸的武勋,朱允煐忽然说道,“五军都督府那边也注意点,该裁的也要裁。咱大明的军伍必然是精兵强将,咱可不养酒囊饭袋!”

冗官冗员,这不只是文官这边才有的现象,军队那边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所以朱允煐这一次是一视同仁的,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勋,该裁的还是要裁,这一点他不会客气什么。

徐辉祖等人自然是有些愁眉苦脸,这得罪人的事情肯定是他们来完成。只不过陛下都开口了,他们自然也就没办法反对,冗官冗员的现象他们多少也是知道的。

更何况这些武勋私下里也想过,国朝接下来的几年说不定不会大动刀兵。所以汰淘一批军卒,这也不是让大家觉得意外的事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大家早有预料,只是现在陛下已经开口了,大家执行好就行。

想起来了什么一般,朱允煐也说道,“此前咱皇明开始治世,民心归附,教谕子民也是应该。只是这府、州、县学,也多有一些凭白多拿俸禄之事。吏部、礼部此番也要多用心,咱大明必然是礼仪之邦,寒门学子求学无门可不成。”

朱允煐这话说的似乎是有些矛盾,一方面是嫌弃‘官学’的教书先生太多,另一方面是觉得大明的读书人太少,这简直就是自相矛盾啊。

可是大家伙也明白,英示皇帝并不是真的要裁了那些个官学的教书先生。只是要抽出来一部分人,这是要安排去一些偏僻的地方了,这是要继续‘师资教育’了。

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心情复杂的一个地方了,看起来是英示皇帝重视文治,开始重视读书人了。只是想到一些教书先生拿着勉强可以糊口的俸禄,要背井离乡去一些偏僻的地方教书育人,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不是每个读书人都可以金榜题名,很多的时候迫于现实也只能成为西席先生。家底子厚一点的话,可以在家里当一个安逸的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