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规矩(2 / 2)

但这只是元狩年间,在漠北之战过后两年的时间里,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神将相继离世,所以自元狩年号之后的元鼎年号开始,西汉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开始走了下坡路。</p>

而元鼎之后的元封更是这种情况加剧的一段时间。</p>

不过虽然是加剧,但还远未到达顶峰,因为元封年间的西汉正忙着征讨西域,西汉真正的谷底在元封年号之后的太初。</p>

想到这里连姜云枫都不得不感叹一句这群人真的有先见之明,按照那段时间的西汉来说他们极有可能就活不到现在了。</p>

要知道征兵这种事儿要是在穷乡僻壤还好说,眼前的这些人连隐居都隐居在秦岭山脉后面,可见当初他们的居住地离长安周边就不远,怎么可能逃得过征兵。</p>

“本相今天来不是为了追究什么,以往的事情过去就都过去了,但话虽这么说,以后本相可不想再见到这种事情的发生。”</p>

姜云枫抬头,开口将丑话说在了前面。</p>

“这两天你们应该也听说过了,这枳道本不是什么无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原本的人都迁移去南方了,而这里遗留下来的房屋你们可以无偿居住,但田地却是不行。”</p>

“这田地里还种植着麦子,到夏收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枳道原本的人在南迁之前朝廷已经按照市价将这田地里的麦子都收了。”</p>

话说到这里,这些被召集起来的人脸上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失望的神色。</p>

吃,永远都是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吃的就要死,那么即便是有再大的好处也没有什么用了。</p>

“这地,可以给你们种,地里的麦子你们也可以收,但是收上来后要上缴朝廷。”</p>

“当然了,朝廷也不会让你们白白做工,在夏收之后朝廷会一句你们各自家中的人数以及种植田地的数量给你们发放一年的口粮。”</p>

这话一出口,姜云枫面前的这些人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但姜云枫显然是不可能给出这么优厚的条件,或者说不能给出这种既优厚又能钻空子的条件。</p>

“不过朝廷的粮食也是粮食,不是大风刮来而是用钱收购的,你们要根据自家的人口数量来决定你们要种多少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无劳不得。”</p>

“谢过丞相。”为首的老人先是恭恭敬敬地对这姜云枫行了个礼,但随即就问出了自己的问题。</p>

“老朽还有一问题不明,还望丞相为老朽解惑。”</p>

姜云枫没有说话,但却伸手示意老人开口。</p>

“丞相说这地可以给我们耕种,朝廷到时候会给我们发放口粮以代,不知以后这地……”</p>

老人似乎对自己的问题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但事关自己一家老少的温饱,老人还是开口问了出来。</p>

“本相方才说的那些仅限于到夏收之前,夏收之后这些土地的分配和耕种就要按照大汉的律例来进行了,若是到时候你们依照大汉的律例获得了这些土地的耕种权,那么这地什么时候种、种什么都由你们说了算。”</p>

“但你们也要按照大汉的律例上缴赋税。”</p>

很公式化的回答,但却引起了这些百姓的欢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