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为何而来?送死(2 / 2)

甲申天变 短头发 0 字 2021-10-04

把扔在一旁的衣冠重新拾起,仔细的穿戴整齐,用绶带把腰身束紧,就连自己也感觉精神了许多。</p>

“赴死军果然雄壮,不知朝廷此次援扬有多少军马?”</p>

史可法本就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儿,对于赴死军也听过一耳朵半耳朵的,只是笼统的听说这是一支属于太子的军队,其他细节就知道的很有限了。</p>

虽然名义上是兵部尚书,但是执掌全**卫以及武官选授这些实权是一点也没有,尤其是在崇祯年间,脑袋上挂着兵部尚书职衔的多了,当年的袁崇焕身在辽东还挂着这个职衔呢,难道他在边境也能调动全国兵马?挂衔儿和掌实权是两码子事情,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道理。</p>

好歹也算个有名无实的兵部尚书,对于朝廷养的那些军队还有最基本的了解,以扬州目前的情形,朝廷要想解开扬州之围,没有大几万的人马是想也不要想。</p>

或许是太子和朝廷之间存在某种妥协或者交易,所以才把太子的亲卫赴死军作为破围的急先锋,朝廷的大军肯定就在后面呢。</p>

“朝廷?什么朝廷?南京的那个?”要不是当面的就是弘光朝的兵部尚书,路涧什么样难听的形容词都可能用在弘光身上。</p>

太子和当今的万岁不睦,史可法也知道。其中缘由也不好说的清楚,毕竟太子是前朝储君大明正统,可弘光帝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了,这事情谁也不好说。</p>

“南京要是有一点支援扬州的心思,也不会等到今天。”路涧老实不客气的说道:“没有什么狗屁朝廷的大军,只有赴死军。别的,都没有了……”</p>

“没有朝廷的援军?只有……只有太子的队伍?”仓促之间,史可法还是有的懵,还真搞不清楚目前的情况。</p>

“太子?随便你怎么想吧,反正只有赴死军,”路涧还看不出这瘦小的史可法有什么值得四叔称道之处,语气生硬的说道:“天底下谁会来支援扬州?只有赴死军。”</p>

路涧这话说的可够难听的。</p>

不过也是实情,朝廷要是真有增援扬州的心思,也不会等到今日。</p>

当获知有兵来援的时候,史可法的心思的多么热切,是何等的期盼。想不到一腔忠诚等来的却不是朝廷的援兵,而是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的赴死军。</p>

这支援兵要是朝廷遣来的那有多么完美……</p>

“带我去见你们的领军之人。”</p>

“你要见四叔?等等吧,四叔现在忙着追赶清军哩,没有闲功夫见你。”除了四叔和他老爹路丙寅以外,其他人路涧根本就不拿正眼看,别说是小朝廷一个有名无实的兵部尚书,就是弘光帝也不放在眼中。</p>

在路涧眼中,只要和小朝廷扯上一点关系,就是和马、阮之流类似的人物。</p>

“追赶清军?为什么不进城?”既然先锋已经入城,主力就应该赶紧进城,依托城墙死守比在野战中要轻松的多。连史可法也闹不明白赴死军到底在搞什么名堂。</p>

匝道上拥挤的很,赴死军将士正络绎不绝的盘旋而上,其中还有十几门个头小的出奇的铁炮。</p>

素有骡子美名的炮营营官符二瞎子率先上来,见到城头的神威铜炮就如同见到心仪已久的俏寡妇,眯缝着小眼睛仔细抚摸,大呼小叫闹腾着:“我把他个老娘的,总算是又见到这老相好了,那个谁,弄几个药包过来,我先试试手……”</p>

上来的赴死军战士越来越多,根本就不理会这位兵部尚书大人。</p>

挥手叫来史德威,二人尽快去往安江门方向……</p>

安江门外的战斗已经进入尾声。</p>

就连李四也不得不承认满洲战兵的顽强,即使是在伤亡达到两千五百以上,依旧没有崩溃,甚至还能组织起相当强度的反冲锋。仅凭这一点,就比那些新附军要强的太多。</p>

至于数量占据多数的新附军,根本就不构成太大威胁,有时候还是满洲旗兵的累赘。</p>

要不是有满洲精锐弹压着,一触即溃的局面都有可能出现。</p>

在李四的那个平行时空,就是这些新附军,成为以后扫平江南的主力,在平定南明的过程中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p>

在清军大军进攻江南之前,满洲人的压倒性优势还没有确立,少有为满洲人真心卖命的。一般就是打顺风仗的时候一哄而上,战事不顺立刻调头就跑。尤其是遇到赴死军这种超级强悍的对手,没有全军崩溃放鸭子就已经很对的起他们的主子了。</p>

在赴死军的强力挤压之下,不是新附军掩护他们的满洲主子,而是被满洲主子掩护着缓慢后撤。</p>

其实满洲兵也没有法子,要是不“掩护”这些新附军,他们完全有可能一溃千里。到时候,整个扬州南线战场就会整体崩溃。</p>

好在赴死军也没有穷追猛打,只不过把清兵的防线往西压迫出几里之后看守住脚步……</p>

败退下来的清军暂时还不具备反击的实力和把握,又不能退的太远,只能和对面的赴死军对峙,不远不近的威胁着……</p>

从先锋营进程之后,李四就没有再关心过战场,现在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赴死军身后。</p>

一直紧紧跟随在赴死军身后的民夫正在进行另外一场紧张的“战斗”。</p>

在赴死军开辟出来的这条狭长通道上,万余名民夫分布在十几个点上,挥汗如雨的挖土夯石,构建一个个简易的战斗“工事”。</p>

大伙心里都清楚着呢,前方的子弟父兄玩命的和鞑子硬拼,也不知道抛洒了多少热血,为的就是打通一条这样的通道。</p>

以无数赴死军的生命为代价,终于在鞑子的铁通上凿开这样的一个缺口,大伙儿就是拼着把双手挖出血,也要构建起一个个足以支撑整条战线的工事来。</p>

一条条错综穿插的拒兵壕在铁锹的飞舞中显出雏形,一个个可供火铳兵射击的土堡石垒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p>

而李四也终于见到了史可法。</p>

对于这位曾让李四在平行世界感动的一塌糊涂的淮扬督师,初次见面难免仔细打量。</p>

瘦小的身形,微黑的面容和供奉在扬州祠堂供后人瞻仰的伟岸雕塑相去甚远。</p>

史可法也在仔细打量李四。</p>

就是这位出身乡野的李四,曾经格杀皇太极,独率万千乡民护卫太子一路南行。就在天下人畏清如畏虎的时候,率领孤军增援扬州。</p>

同样算不得多么出众的面容,却能一手缔造赴死铁军,更无畏十万清兵毅然赴扬……</p>

因为不是朝廷的军队,不在南明的体系之内,两人之间的谈话要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客气。</p>

“此次来援,有多少军马?”</p>

李四环视四周:“就这些了。”</p>

“朝廷真的没有派大军前来?”到了这个时候,史可法还是不愿意放弃对朝廷的幻想。</p>

“朝廷若还有半点进去之心,又怎会坐视淮扬失陷?”</p>

虽然李四没有直接回答史可法的问题,但答案已经十分明了。</p>

在再一次燃起对朝廷的希望之后,史可法心头的幻想终于完全破灭,面上却丝毫不显:“无论淮、扬,俱已不可守,若无大军来援,扬州是必死之地。纵是太子看不穿这个局面,身边总有清醒之人吧?”</p>

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p>

光凭赴死军的这点队伍,根本就无力改变扬州危局,最多的延缓扬州陷落的时间而已。太子用手中唯一可以依赖的武力豪赌扬州,确实可以在人望和民心上加分不少,可这无异于把赴死军往绝路上逼。</p>

“赴死军增援扬州与太子无关。”</p>

听李四这么说,史可法稍微愣怔了一下,结合以前听说的种种传闻,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种种关节,旋即问道:“是你的决定?”</p>

“是。”</p>

“赴死军敢于孤军驰援,且战败阿哈尼堪的旗兵,无论胆气还是战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强兵。”口头虽是赞叹赴死军的强悍,心里依旧沉浸在对南京小朝廷的绝望之中,语气悲凉的说道:“纵是如此,也难挽扬州狂澜。若假以时日,赴死军必成足以安定天下的虎贲强兵,现在拿出来……”</p>

“淮扬危急,一败再败,必须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p>

无论李四还是史可法,对满清的强大都有足够的认识,话语虽是寥寥几句,却把当年的形势说的清清楚楚。</p>

“时局如此,已无力回天,淮扬之失已难挽回。”史可法终于正式承认扬州是一个必然失败的局面:“未能保留江北重镇,吾罪也。”</p>

“只要人心在,只要人民在,纵是失去扬州又有何妨?”对于当前的形势,李四比史可法还清楚着呢。</p>

“尺疆寸地,俱为我朝王土,如何能落入鞑子铁蹄之下?纵不可守亦要死守,失扬州之罪我史可法一肩担了就是。”</p>

“朝廷已弃扬州,兵微将寡之下,死守已无必要……”</p>

“既无必要,赴死军为何还要冒死驰援?”史可法道:“你也算有忠义之心,晓得为朝廷争取这江北之地,若是朝中多几个你我者,如何至于成今日局面?”</p>

不论是终于弘光帝还是终于素有正统名号的太子,在史可法心中已经不那么重要了。</p>

大行皇帝殉国之后,史可法本就不愿意拥立福王,而是选择了素有“贤”名的潞王。福王登基也存在许多巧合和偶然因素,就因为当初站错了队伍,史可法才一直掌不到实权。</p>

“替朝廷守御疆土?嘿嘿……”不管朝廷的那把龙椅是谁的屁股在坐着,李四也不会效以愚忠。无论是李四还是赴死军根本就不鸟什么狗屁的朝廷,值得这些血诚之士抛头颅撒碧血的只有这个民族。除了忠于这个民族之外,赴死军不对任何人效忠。</p>

无论是崇祯的儿子还是堂兄。</p>

至于什么忠义之名,连李四自己都不信。脸厚心黑的事情早不知做过多少,昧着良心算计别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有什么忠义可言?</p>

“我从未想过要赴死军为朝廷守御扬州,就算是守也不会是为了朝廷,何况也守不住……”</p>

现在的朝廷是什么样子,有眼珠子的人都心中有数,天下人寒心早不稀奇。</p>

李四道:“我赴死军将士之所以冒死前来,为的就是撤离扬州八十万父老。扬州是朝廷的,可扬州的人们不是朝廷的,必须撤离。”</p>

短短几句话,已几度攻守。</p>

撤离民众的念头,史可法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朝廷,谁还会有誓死效忠的念头?</p>

可扬州百姓有八十万之众,要想全体撤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何况现在?</p>

“就算你赴死军打开了一条狭窄通道,有能守得住几日?有能撤离多少百姓?”</p>

赴死军血战一场,死伤甚众,才不过开辟出一条阔不过三里的南下之路。拖儿带女的百姓不是有组织有秩序的军队,仅仅凭借这样的一条通道就想撤离八十万人,没有多半个月的时间不可能完成。</p>

可凭借赴死军的这点力量,能够把这条长达十余里的生命之路守住三天?</p>

凭借坚城和在野外死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p>

“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李四很直白的对史可法说出自己准备付出的代价:“为了八十万条性命,为了不被鞑子的血腥震慑,赴死军既然来了,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也不瞒督师,近一年来,我赴死军无时无刻不在为今日之战做着准备。”</p>

“赴死军拼光了也守不过五日,至多七日而已,”内心虽然为李四的豪赌赶到震惊,却还保持着足够的清醒:“不如撤往城内,依托坚城……”</p>

“不,赴死军就是要赴扬州之死。”李四以最决绝的态度拒绝了史可法的建议:“就算这条陆路通道保持不了多久,还有大运河的水路可走,这已经是扬州百姓最后的求生之路,拼光了赴死军也在所不惜。”</p>

身后的大运河上,四百多条排子绵延十里,如一条长龙蜿蜒而上,不时有几条尖底快船逆水划过。</p>

当先的大排子上,微微驼背面色黑红的正是罗长腿,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唱的正是传承了千百年的《上滩号子》:“穿恶浪哦……”</p>

“嘿嗖,嘿嗖嗖。”</p>

“迎激流哦,嘿嗖嗖”</p>

“吆嘿,吆和嘿……”</p>

罗长腿每唱一句,总有千百个排帮的声音和着他的曲调放声高唱。无论风急雨骤还是浪高滩险,只要排帮的上滩号子响起,一双双臂膀一条条竹篙就要奋力拼搏……</p>

驾着尖底快船的乌老白等船工,虽然人少,一样是精神抖擞士气昂扬,纷纷拿出赛龙舟的架势把尖底船划的要飞起来。</p>

乌老白弄了半辈子的船,从来也没有如今日这般精神过。</p>

和排帮千百条水上好汉一样,大伙都明白他们驾着的船只不再是混饭吃的工具,而是一条条承载着希望的生命之舟。</p>

身上似乎有使不完劲儿,乌老白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年轻时代,放开嗓子高唱起来。</p>

和苍凉悠远的排帮号子相比,乌老白等人唱起的运河船工号子则要欢快热烈了许多:</p>

“联手弄船扬州呀……”</p>

“咳呀呀呀呀咳……”</p>

“风里雨里走码头。”</p>

“咳呀呀呀呀咳……”</p>

从水门进入的舟船排筏除运送来一部分军资给养之外,还带来了赴死军总基地的消息。</p>

“好个魏无牙,”李四终于收到一个好消息:“原说他不过是条神棍而已,最多是善于左道旁门,想不到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