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要他何用(求银票)(1 / 2)

 其实崇祯如何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刚愎自用的小皇帝,实在不想起复一个被自己逼着辞官之人,这样也太过颜面扫地……</p>

就在皇帝犹豫之际,周延儒已抢先一步说道:“陛下,微臣也保举一人,以解京师危局。”</p>

崇祯皱眉道:“何人?”说这话时,小皇帝心跳也不禁加快了几分,生怕对方说出另一个自己不想听到的名字:思恩侯的忠实拥护者——洪承畴。</p>

还好,周阁老所推荐的人选,并没有让皇帝下不了台:“蓟州巡抚王元雅,虽是文臣,但古今兵法,无一不精,无一不通,恰好他前日里入京公干,尚未归去,陛下正可用其抵挡贼兵。”</p>

向来行事稳重的周延儒,为何会在此时冒着风险推荐王元雅?难道他真是出于公心?</p>

当然不是。</p>

第一,王元雅确是喜欢研习兵书,而且也颇有些谋略,未尝不能担任守城之帅;第二,王元雅此番进京,并不是为了甚么公干,而是亲自给自己的大靠山周阁老,押送生辰贺礼来了,因此王元雅若能在此役中立功,周延儒的势力将会更加稳固;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缘由,那便是周延儒之所以能成为内阁首辅,全是因为孙承宗辞官之故,如今他又岂能坐视前任回来抢功劳?</p>

被解了围的崇祯,一时间又哪里能看出这些弯弯绕,还只道周延儒知耻而后勇,敢于为国举荐良才,于是也不给李标等人分辨的机会,便颔首道:“好,传王元雅,朕要见见此人。”</p>

没过多久,蓟州巡抚王元雅便疾步走入了殿中,行礼道:“微臣王元雅,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崇祯道:“平身。”待王元雅起身后,小皇帝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见其身形魁梧,不似寻常文官那般瘦弱,五官端正,白面微须,更是生得一表人才,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周首辅向朕推荐由你来镇守京城,不知你是否愿意担此重任?”</p>

王元雅拱手道:“为国尽忠,为君分忧,微臣义不容辞!”</p>

崇祯心下更喜,又问道:“皇太极此番入关,不仅带了满清八旗中正黄、镶黄、正蓝等上三旗精锐,而且更是号称十万大军,王爱卿可有应对良策?”不知不觉中,崇祯对王元雅的称呼,已经从冷冰冰的“你”,换成了亲切的“王爱卿”。</p>

王元雅答道:“回禀陛下,贼军固然势大,然而千里奔袭,终究是劳师远征,战力岂能不打折扣?大明拱卫京城的禁军,军容齐整,装备精良,亦是不可小觑,这还不算陆续赶赴京师勤王的各镇兵马,因此微臣以为,只要加强城防,严守壁垒,等待援军到来后再伺机出击,到时不但能立解京城之危,或许还能大破清军,甚至是生擒皇太极。”</p>

听到“大破清军”和“生擒皇太极”等字眼,崇祯顿感热血沸腾,心花怒放,竟疾步走上前去,将尚方宝剑递了过去,说道:“王元雅听旨。即刻起,朕命你为兵部左侍郎,中极殿大学士,督理京城兵马、钱粮、军务,并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之权,各镇勤王兵马,皆听从调度。”</p>

王元雅双手接过尚方宝剑,朗声道:“微臣,领旨谢恩!”</p>

由于这对君臣的一唱一和委实太过迅速,须发皆已斑白的来宗道这才回过神来,惊问道:“拜将之事何等要紧,陛下怎可仅凭王巡抚的三言两语,便轻易对其委以重任?”</p>

李标也附和道:“来大人所言甚是,还请陛下三思。”</p>

周延儒道:“二位大人所言,究竟是在指摘王侍郎纸上谈兵,还是在说陛下识人不明?”</p>

来宗道皱眉道:“周阁老此言差矣,下官只是希望陛下能对王巡抚再细细考量一番,又怎敢……”</p>

可崇祯没有等其说完,便不耐烦地摆手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意已决,你等不必再多言。”</p>

来宗道、李标等人无奈,只得躬身道:“微臣遵旨。”</p>

崇祯转头道:“王爱卿,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p>

王元雅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誓死以报君恩。”</p>

已经赶到了滦州地界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在看完了飞鸽传书后,便立即勒住了马头,沉声道:“传令下去,即刻停军休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