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选用奇兵疏(求银票)(2 / 2)

陆天行劝道:“洪尚书无需动怒,好在这本奏章有幸为我所见,不至埋没尘土,不过我本想寻个合适的时机将卢大人引荐给皇上,如今却是再也没有机会了。”说完转头笑道:“建斗,还不快将你对兵事的见解说将出来,请兵部的两位大人指点一二。”</p>

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即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长以及副部长,因此卢象升这个小吏闻言后不禁大喜过望:想不到此生竟能有幸在兵部职司最高的两位长官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当下拱手道:“卑职些许拙见,还望二位大人听后能不要耻笑。”</p>

洪承畴、孙承宗拱手道:“卢大人无需过谦,本官洗耳恭听。”</p>

卢象升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说道:“卑职且先说说关于练兵的两点设想:第一便是选人,众所周知,近年来大明官军的战力越来越孱弱,经常出现不战而逃的情形,更有甚者,竟有人靠着屠杀平民或挖出新下葬的尸体充作斩杀的流寇来领功!因此卑职以为,选取兵员时要慎重考察其德行,品行不佳者,即便勇武过人也绝不可用!”</p>

孙承宗点了点头,说道:“卢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品行不佳者多半会成为祸乱百姓的兵痞,然而良善之人多有性情懦弱的缺点,恐怕更会出现不战而逃的情形啊。”</p>

卢象升道:“当然,德行不亏只是选取兵员的一个条件,另一个条件便是要让他们‘拉帮结派’的从军。”</p>

洪承畴听后也颇感不解,问道:“此言又是何意?”</p>

卢象升解释道:“选定好良善之人后,还要从其老乡、朋友、兄弟、家人中再选取适合之人入伍,如此一来,只要这些人中有人战死,便可以激发起余人的愤怒,试问这样一支战斗精神极强的仇恨之师,将会是多么的可怕?”</p>

洪承畴闻言若有所悟,颔首道:“不错,战场之上,士气往往是对敌双方决胜的关键,只要我军士气如虹,又如何能不胜?”</p>

带兵多年的孙承宗,在作战经验上要比余人丰富许多,因此这位老大人思量片刻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忧虑:“道理确是这个道理,然而老夫当年也曾带过这种同乡兵,遇到有人战死后,他的同乡也着实会奋起而战,但是如果还未开战时,只要有一个人逃跑,其他同乡就会纷纷做逃兵,导致战斗溃败,不知卢大人可有何应对之策?”</p>

既然人家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确实已将自己的想法好生思量过了,卢象升立感欢喜无限,连忙兴奋异常地解释道:“有,自然是有!那便是卑职要说的第二点,带兵。众位大人想必知晓,我大明喜用文人领兵,其中的优点就不再赘述了,下官只说说缺点:因为统帅既不参与平时的训练,也不参与战时的前线指挥,所以便无法让将士们同心,更遑论是为其死战了。”</p>

洪承畴迟疑道:“卢大人的想法自然是极好的,然文官带兵的原因有很多,恐怕不是你我之力便能够改变的。”</p>

陆天行笑道:“洪尚书或许可以转变下思路:即便仍是文官统军,难道就不能与将士们一同训练,身先士卒的指挥作战么?”</p>

卢象升颔首道:“侯爷所言极是,只要领兵者能做到爱兵如子,身先士卒,将士们在战阵之上,又怎会不誓死报效!”</p>

陆天行笑着望向了卢象升,心中暗道:据史书记载,卢象升每次作战时都不顾生死的杀在最前面,平时也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据说有次被清军重重围困,军中断粮三日,卢象升竟也跟着三天没吃饭,而且更绝的是,他竟然连口水都不喝!此事传到军中后,军心大振,于是卢象升便率众成功突围,只留下了惊讶无比的八旗精锐。看来有时候,为帅者的以身作则,当真是比什么都重要。</p>

洪承畴听后也笑道:“倒是我思量的有些狭隘了,统兵之人是文官还是武将,又和爱兵如子、身先士卒有何关联,难道文官就皆是生性暴虐、色厉内荏之人么?”</p>

孙承宗再三思量,认为没有疏漏之处后,终于伸出拇指赞道:“不错,若能将卢大人这选人、带兵之法付诸实践,定会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力。”</p>

听闻几位高官都大加赞赏,卢象升信心更足,续道:“卑职再来说说对于用兵的一些拙见。卑职认为,我军应当择优而选,建立一支两千人左右的特殊部队,配备最精良的军械、马匹,并将其训练成为擅长野战奔袭的军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p>

洪承畴问道:“要知即便精锐如关宁铁骑者,也有数万之众,两千人的军队,恐怕难成大事吧?”</p>

卢象升道:“袁督师手下的关宁铁骑早已威震天下,卑职也久闻其大名,然卑职所说的这支部队,须得要比关宁军还要强悍。”</p>

此言一出,同席中人除陆天行外,皆异口同声地问道:“比关宁铁骑还要强悍,这怎么可能?”</p>

卢象升进一步解释道:“众所周知,袁督师提倡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因此关宁铁骑皆选自辽东身强体壮、善于骑射的百姓,并辅以上好的军器马匹,再加以严酷的训练而成。而卑职计划组建的这支军队,却要从全天下的大明精锐中选取,要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诸位大人且请设想一番,如此选才,在兵员上便胜了关宁铁骑几分,毕竟袁督师只能在辽东百姓中挑选兵员,选才的范围和人数,皆受限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