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拉拢人才(1 / 2)

 蔡元培长得高高瘦瘦,鼻梁上挂了一副圆框眼镜,大约四十来岁,整个人看上去一身凛然正气,身后跟了三四十人,从舰桥上走下来的。

在这群人里,陈煊是小字辈的,互相介绍握手致意之后,蔡元培礼节性的夸赞了陈煊几句,陈煊便被淹没在迎接的人群中了,蔡元培先生的接风宴也没陈煊的份,一群文人豪客簇拥着蔡元培离开了码头。

不过陈煊也不是没有事情了,蔡元培将带来的人移交给于右任,迎接海外归来的学子,自然不可能再让别人去西餐厅,于右任就带上这三十几人来到早已预定好的中餐酒楼。

一番介绍过后,陈煊幸福得简直要昏过去,这群人可都是人才啊,矿产电报,机械电力,化学电力,这群人学什么的都有,妥妥的振华正需要的专业人才,有这群人的加入,振华的实力翻倍并不是一句空话,关键就是要看想什么办法把这些人留下来了。

陈煊和振华的高层互视一眼,每个人都拿出浑身解数,手段齐出,不断的和这些人攀交情套近乎,有振华留学生比如陈光甫康盛民等人熟悉的人,则直接拉上,喝酒套磁,忙活的不亦乐乎。

“嗨!陈煊,不记得我了吗?”

一个声音传进陈煊的耳中,陈煊回头一看,是一个二十三四长得精神的年轻人。

“我,周正旭,在法国的时候大家还在一起玩过呢,听说你发财了,不会发了财就不认人了吧!”

“是你,周大狗,哈哈,你小子也回来了,怎么都不来个电报呢。”

一段记忆冲进陈煊的脑海,周正旭,绍兴人,在英国剑桥学习化学的,以前在法国的时候见过几次,周正旭形象有几分像藏獒,于是陈煊就取笑他,叫他周大狗了。

“我说你小子,咋还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呢!”

“哈哈,大狗,想不到你名声不小,已经传到国内来了。”

一个年轻人也加入陈煊他们的玩笑当中,这个人陈煊应该没见过,因为记忆中没有什么印象。

“什么名声传到国内了,这个外号就是陈煊这小王八蛋起的,老子都背了好几年了!”

周正旭狠狠的瞪了陈煊一眼以示不满。

“哎哟大狗,你龇牙的样子更像了,看来陈先生的观察细致入微啊,佩服佩服!”

一番介绍,陈煊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叫卢健,字有为,嘉定人,在英国学电报的。

“我说有为兄,叫什么陈先生,见外了不是,你可以叫我陈煊,也可以叫我逸阳,文绉绉的真是不痛快。”

“那敢情好,我不是在海外的时候听家人说,我们大上海出现了一个商业奇才,短短半年时间就创出了一番大事业,以为逸阳是那种恃才傲物的人呢,以后就叫你逸阳了。”

“好,为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干杯!”

大家都是年轻人,不一会就熟络开了,你一杯我一杯的拼杀起来,其中有一个话不多但观察敏锐的面色坚毅的人引起了陈煊的注意,卢健给陈煊介绍道:

“他叫蒋方震,字百里,浙江宁州人(今海宁),和你一样,学军事的,不过你是在法国,他是在德国。”

两人又是一番见礼,因为两人都是学军事的,所以很快有了共同的话题,一会就熟悉起来,蒋方震也给了陈煊话不多但是条理分明,性格坚毅耿直的印象,陈煊给了蒋方震印象也不错,从两人的交谈中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商行军事理念更是让蒋方震大有之知己的感觉,不过很明显我,蒋方震还不知道他加入复兴社的介绍人和是陈煊。

“怎么样,令东兄(周正旭字),有为兄,方震兄,归国后有什么打算,准备去哪里高就啊?”

陈煊准备出**人了。

“哪有什么打算,先到电报局去报道,分到哪里算哪里呗!”

卢健说道。

“我倒是想在上海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如今上海也是国际大都市了,应该会有一些机会的。”

“我也想先看看再说。”

“去电报局做什么,维修那一堆过时的破旧机器吗,还是做官,我说有为兄,你也不怕浪费了你一身的学识?怎么样,三位要是不嫌弃的话,加入我们振华吧,我们振华虽然开办不到半年,但是保证也有三位施展才华的地方的。”

“你们振华不是没有电讯公司吗,还有大狗是学化学的,你们不是也没有涉及这方面吗?方震兄学军事,更是和振华没什么关系了。”

“方震兄的事咱们先不说,没有电讯和化学,你们加入,我们不就有了吗?”

“你是说。。。。。。”

“我是说,电讯行业和化学科技也在我们的计划当中,但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我恳求两位留下,我们振华将提供研发资金供两位独立研发,将来有了成果,也少不了两位的一份,怎么样两位?”

“你是说振华出资给我们建立实验室,让我们进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