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1 / 2)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0 字 2021-11-06

 数日后,决战终于来临。</p>

正是八月中秋时节,北方的天气依旧炎热,似乎到了小冰河时期,就没有了秋天和春天,只有冬天和夏天两个季节。</p>

这几日的月亮很圆,颜良每日从早上练习武艺一直到天黑,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p>

冀州士兵只知道,他的身体里似乎蕴育着一股可怕的力量。</p>

这是一种感觉。</p>

当一个人埋头只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人们就总会觉得,他似乎正在为这件事情拼命努力着。</p>

虽然谁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成功。</p>

可正是这种拼搏态度,却感染激励了每一位冀州士兵。</p>

自从颜良上次消沉以来,冀州军视如战神的颜良,就好像一夜之间被打落了神坛。</p>

他不再是个传奇,也不再代表了冀州军。</p>

面对关羽。</p>

他好像再也发挥不了往日神勇。</p>

可时至今日,至少到现在,他们看到的是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p>

哪怕是死,也要拼死一战!</p>

整个军中,四处都在散播着颜良将与关羽决一死战。如果胜,则冀州军万胜。若是败,他也是在掩护大军撤退。</p>

一时间,受到这个消息的感召,所有冀州士兵士气开始不断提升,竟有种哀兵必胜的感觉。</p>

其实这是逢纪让四名校尉在军中散播的消息,为的是让士兵们知道,颜良正在为他们而战,这样冀州军,也总归是能保证一定士气。</p>

双方大军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两边很有默契地从洹水当中各自取水造饭。</p>

洹水只是条中等河流,河流最宽处不过七八十丈,最窄处只有二三十丈,离得不远,且因为逐渐进入枯水期,水流很浅,有些地方甚至能够走路过河。</p>

前些日子双方在河边互相取水造饭的时候,离得比较远的情况下就会互相嘲讽谩骂,离得较近的时候,就会互相射击箭支。</p>

但到了今日,士兵们隔河相望,也没有前些日子的剑拔弩张,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p>

</p>

谁都知道,大战即将来临,已经到了决一死战的生死边缘。</p>

袅袅炊烟从双方营寨升起,上午食时过后,也就是早上9点多钟,双方的营寨缓缓打开,密密麻麻,无数士兵从营中走出来,开始集结战阵。</p>

关羽和陈暮骑上战马,在河边的小山坡上远眺,对面营寨内源源不断的士兵正在出来,各军官从上下到下,不断催促着士兵们列好队伍,按照不同的部署,来形成数个井然有序的方阵。</p>

列阵一直从食时末刻持续到了隅中末刻,差不多一个时辰的时间,如果是一群游客还好理解,但如果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花那么久的时间才列好阵,这显然是一个大问题。</p>

因为列阵本身就是军队当中时常要训练的一个项目,包括《孙子兵法》当中的十大阵,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诸葛亮的八卦阵,就是把列阵艺术玩到一个很高的水平。</p>

虽然颜良的领军水平不一定很高,可列阵是基础中的基础,领军水平再低,也不至于四万大军,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才能列好队伍。</p>

这种情况要是出现在洛阳军当中,那各级将领基本是要被砍头问罪的。</p>

“有古怪。”</p>

陈暮目光在场上不断穿梭,对岸的阵型已经摆得差不多,人山人海,无边无沿。</p>

关羽奇怪道:“四弟,哪来的古怪?”</p>

陈暮说道:“我看敌人的阵型一开始很乱,人数众多,在营寨外面不断地铺开,可看起来,总数却一直没什么变化,好像是不断有人趁乱入营,再出营,制造出一种敌人全军尽出的感觉。”</p>

古代战争当中,人数一旦过万,斥候想要清点人数就非常困难。</p>

因此如何确定敌人的人数,往往是通过观察敌人的帐篷数量以及生火造饭的数量来进行判断,比如围魏救赵之战当中,孙膑设下增兵减灶之计,成功让庞涓上当中伏,被孙膑一举击败。</p>

洛阳军的斥候早就观察出敌人大军总数约有四万,四万军队的数量和三万军队的数量还是有所区别。但通过肉眼观察的话,确实很难观察得出来,只能凭感觉。</p>

陈暮久经沙场,敌人有多少人,粗略看过去,就可以大抵能够估摸出数量。可是今日一看,总觉得敌人看似很多,然而数量却不及四万。</p>

这是什么原因呢?</p>

“我怀疑袁军应该是藏了一部分兵马做伏军,远处有一片丘陵,伏军应该在丘陵之后。”</p>

陈暮想了想,说道:“他们在用虚实之计来迷惑我,恐怕是邺城的逢纪设计,可惜他们的将领实施起来却不怎么样,只通过那列阵不及时,就轻易被我洞察出来。”</p>

关羽摸着胡须道:“看来敌人也做了两手准备。”</p>

“不急,先过河再说。”</p>

陈暮扭过头,看向身边的传令兵。</p>

传令兵会意,摇动手中的大旗,远处河岸边已经让士兵们列好战阵的关平、管亥、王丹、管承、张饶等将领便开始率领本部士兵移动。</p>

最先的自然是先锋大将管亥,他领三千人,于洹水下游方向,离颜良本部营寨约四里之处的浅滩开始渡河。</p>

秋季枯水期,河水水位下降得厉害,有些水道宽阔的地方,因为分流比较严重,所以人完全可以迈步过去,最深处也不过是到人的腰部,最浅处仅仅只是漫过脚踝。</p>

既然是下战书与之决战,自然是洛阳军过去。颜良即便再蠢,也不可能应战之后,就傻乎乎地率领大军过河,他难道就不怕洛阳军有埋伏?</p>

不过渡河而击,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充满了危险。哪怕洛阳军士气如虹,不怕埋伏,也不能就这么铁头前往冲。</p>

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其实都是渡河战争,但为什么两方的情况截然不同?</p>

因为曹操是在官渡河南岸结营,官渡河虽然只是一条小河,但泥沙堆积,有大片冲积扇区域,导致袁军阵型无法摆开,哪怕渡河进攻曹军营寨,也无法攻破曹军营寨,最终由于粮草被烧,形成大溃败之势。</p>

淝水之战则完全不同,这不属于地形方面的因素,而是决策错误。苻坚打算半渡而击,于是让前线暂时后退,等到晋军渡河的军队过来一半的时候,就派骑兵进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