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1 / 2)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0 字 2021-08-19

 徐荣这个时候在哪里?</p>

他并不在邯郸。</p>

毕竟他率领的步卒哪有轻骑快。</p>

徐荣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自洛阳出发,也不过刚刚到邺城。</p>

这个速度属于正常的步兵行军速度,洛阳到邺城的距离大概是300公里,每日走40公里,要七八日才能到。</p>

所以当华雄轻骑追上陈暮的时候,此时徐荣还在百里外的邺城,甚至还没来得及入城去。</p>

徐荣抵达邺城之后,魏郡太守庞勃和冀州刺史王芬装模作样地出来迎接。</p>

现在朝廷已经换了新天,随着少帝被废,陈留王登基为帝,董太后彻底掌控权势之后,西凉军亦变成了中央正规军。</p>

徐荣现在所代表的就是新的朝廷,历史上董卓刚刚掌权的时候,天下是表面服从,背地里反抗。</p>

一直到初平元年正月,也就是明年一月份曹操乔瑁等人掀起讨董大旗,才正式开启地方反抗中央朝廷的情况。</p>

但这一次不同,因为董卓头上还有个代表汉室正统的董太后。</p>

以太皇太后名义摄政,在汉朝历史上层出不穷,如吕后、窦后、王后、邓后等等,可谓汉朝常态。</p>

因此如今地方对于中央的抗拒自然没有历史上那么厉害。</p>

再加上这段时间,在周毖伍琼何颙等卧底的忽悠下,董卓跟董太后都觉得他们应该拉拢党人,让党人帮忙宣传造势,以宣示陈留王的正统。</p>

于是董太后就下令征辟荀爽、陈纪、韩融等数十位有名望的党人,让他们入驻中央,暂时维持住了朝政局面。</p>

这些党人在历史上,都是被董卓强令而来。</p>

而这一次不同,经过抗争之后,党人发现废帝在所难免。</p>

于是一部分党人已经开始转变态度,决定迎合董太后,希望能够说服董太后,来完成他们的施政纲领,如之前贤明的邓太后一样,挽救大汉江山。</p>

所以眼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还没有到剑拔弩张,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地步。</p>

董卓废帝之举虽在很多人心中颇有微词,但总归有个董太后帮忙给他背书,哪怕天下人再反对,大义名分加上先帝遗诏下,勉强算是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p>

而陈暮作为原本就有名望的尚书令,现在的罪名是抗拒太皇太后与先帝诏令,是为犯上之罪,被全国通缉要抓回洛阳受审。</p>

在党人为官的地方官员里,很多正直的党人还会帮衬一二。</p>

一来陈暮在党人里的名声不差,甚至因为多次帮助他们,荀和等人也算是不遗余力帮他扬名,导致陈暮现在成了被天下敬佩的“楷模”。</p>

二来由于还有大部分党人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少帝作为先帝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不该废除。</p>

陈暮的观念算是迎合了这部分人,使得大部分党人对他很有好感,不会对下死手。</p>

但哪怕自黄巾之乱后,党锢接触,党人大量开始为官,可论起数量,跟那些世家或者非党人的官员比起来还是差得远。</p>

冀州虽然是党人大本营,然而除了两个郡守以及王芬这个刺史以外,其他郡守县令等官职,大部分都是世家豪强为主,党人数量很少。</p>

比如这次冀州叛乱出兵,都是这些世家豪强的兵马,党人只是做幕后筹划,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兵力。</p>

正如同曹操刺董逃跑之后,哪怕很多官员都知道董卓有问题,可还是不会违背董卓的命令,依旧追捕曹操是一个道理。</p>

党人会对陈暮网开一面,但其他官员则还是会听命于中央朝廷。</p>

这就是汉室中央权威已经根深蒂固,在没有讨董打破这个权威之前,至少眼下来说,现在的政局其实已经恢复了稳定,朝廷对地方依旧有掌控的权力。</p>

像朝廷现在大肆派出官员去各地任职,希望这些官员维持地方稳定,如袁绍为渤海太守、刘岱为兖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等等,除此之外,韩馥的命运也被改变,被任命为巨鹿太守。</p>

韩馥是上一任御史中丞,与陈暮的尚书令,刘备的司隶校尉,都为三独坐之一。</p>

三独坐在洛阳的地位仅次于三公九卿,官职不高,只是千石,后来会被任命为冀州牧,然后被袁绍夺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p>

但眼下党人的政治诉求与历史上又不同。</p>

历史上他们是预见了未来格局会大变,所以才忽悠董卓到处封刺史州牧,形成割据局面。</p>

而现在董太后在,就认为她可以维持住局面,依旧想要对大汉破烂的江山缝缝补补。</p>

因此他们不仅反对各地分封州牧,甚至已经在忽悠董太后,希望将刘焉黄琬和刘备召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