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2 / 2)

李春来不敢把自己分的那只绣花鞋拿出来给别人看,他虽然不认识几个字,没有什么文化,却也知道这只鞋是前朝的东西,自己将来娶婆姨的钱可全指望着只鞋了,陕西盗墓成风,文物交易极为火爆,村里经常来一些外地人收老东西,李春来这人胆子小,之前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可不敢把这只绣花鞋在附近露面,所以为了掩人耳目,这东西就一直在他的手里面攥着,没敢出手。

直到有一天,李春来住在邻县的一个远房亲戚,要到北京跑运输,他就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才让人家同意,搭了他的顺风车,来到了这大北京。

打听到潘家园一带有收古董的,就问着道路找来,说起来也算是有缘,头一次开口问人,就找到了老胡、胖子他们哥俩的这个小摊。

这李春来外表看着朴实懦弱,但是在他的身上却隐藏着一丝极难察觉的狡烩,他喝了不少啤酒,喝得脸红脖子粗,借着酒劲儿,把这只绣鞋的来历说了一遍,有些地方一带而过,言语匮乏,有些地方说的词不达意,胡八一也只是听明白了七八成。

这些天的练摊生活,让胡八一的嘴皮子功夫有了好大程度的提升,明白了说话的时候,要捧着人唠的话术真谛,所以他对李春来说:“您这鞋的来历还真可以说有些曲折,刚才我瞧了瞧,这只檀木底儿香绣鞋还真不错,要说几百年前的绣鞋保存到现在这么完好,并不常见,我以前也经手过几双,那缎子面儿都成树皮了,不过……”

李春来一听到‘不过’这两个字,他就担心胡八一说这只鞋不值钱,所以脸上的表情非常紧张,忙问:“老板,这鞋鞋它究竟值几个钱?”

胡八一两只手往两边一摊,表示他也很无奈,最后,嘬着自己的牙花子说:“老哥呀,这只鞋要是有一双,倒也值些钱,可问题是,现在这只有一只……”

以当时的行市来看,这种明代包括清代早期的小脚绣花鞋,在很多民俗爱好者以及搞收藏的玩家眼中,是件不错的玩意儿,而且市面上保存完好的虽然不少,但几乎都是民国晚清时期的。

换句话说,这东西是个值钱的物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东西现在他只有一只,这价格可就要大打折扣了,胡八一就问李春来能不能把另一只也弄来,这一只显得有点单,古玩行讲的就是个全,东西越是成套的、完整的越值钱,有时一件两件的不起眼,要是能凑齐全套,价钱就能折着跟头往上涨、翻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