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狭小的市场(2 / 2)

传媒巨舰 天真的竖瞳 3468 字 2019-11-27

到巅峰时期,中国的影视公司,纷纷入股韩国的娱乐公司,在韩国进行投资,后来一直到保罗重生前,国家一严加限制,所谓的韩流顿时就影响力大减。

当然,即便是巅峰时期,保罗也不太看看得上韩国的娱乐产业,在韩国真正赚钱的行业都让几大财团给完全把控了。

韩国的经济和政治是十分畸形的,财阀势力几乎是以畸形野蛮的姿态扩张和把持国家经济命脉,而这些财团大多和岛国或者韩国关系极为密切。

现在来说,在韩国,欧美企业的影响力不如岛国的财团,可等到97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直接贷款470亿美元,用于扶持那些陷入危机的韩国财阀,韩国的企业大多都能够见到欧美企业的影子了。

在韩国,唯一能够让许多中产看到希望,能够赚到钱的也只有娱乐业了,虽然主要资源还是被财团把控,但他们找到了盘剥练习生的财路。

为了当明星,生活在闪光灯下,被粉丝追捧的梦想前赴后继的冲进各种经纪公司当练习生很多。

而经纪公司则利用这些廉价的练习生们创造利润,一批被压榨的没有油水后,再培养下一批,用工业流水线的方式来造星,这种快餐消费薄利,但是可以多销,成本低廉。

而且这种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公司在娱乐圈有了名气,就可以运作上市圈钱,傻帽和JYP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整体来说,韩国的娱乐市场很小,虽然动辄几亿,几十亿的,听起来能吓死人,就好像FNC上市之后,每年的纯利润就是47亿,嗯,韩元。

如果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成纯利润也才300多万美元。

但心里面无论怎么吐槽,对于潜一潜韩国的女星他还是很感兴趣的,有机会肆虐韩娱,为什么不去。

韩娱的练习生现实里简直是不被当人看,只是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出道机会,那些女孩们真的是愿意付出一切,一路艰辛摔打着出了道,被经纪公司当成赚钱工具往死里压榨、

成名前几年几乎是拿不到钱的,各种悲催也让她们一旦合同到期就跳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被另一批新人迅速取代,累死累活的只是为了看似光彩照人的那短短几年。

毕竟韩娱里只有一个少女时代,她们的成功几乎是不可复制的,韩国因为国情,娱乐圈的混乱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因为潜规则将自家的女明星最后逼到了自杀的程度,也是没谁了。

当然,保罗也没有打算改变这些规则,毕竟没有多少的好处,他只是想要分一杯羹。

而且以保罗现在的段位,也不是简单的开一家只会压榨女团的娱乐公司,这实在是太低级了。

他打算直接开一家电影公司,还要涉及电视行业,在韩国掌控自己的电视台,甚至掌控韩国的媒体舆论。

即便是在韩国的娱乐圈,女团的地位也是远远不如演员的,演员、电视主持等综艺明星、女团,就是一条鄙视链。既然有机会掌控整个韩国的娱乐市场,怎么能够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