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反智反精英文化(2 / 2)

传媒巨舰 天真的竖瞳 4049 字 2020-01-14

另外他们的豪华母舰、大型激光柱发射器、绿色防护罩,小型太空飞船设计的还算不错,不过表现在电影上,还有一些小细节……”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科幻大片,作为商业电影,它的情节结构清楚明了,不拖泥带水,故事梗概很简单——外星人要毁灭人类,人类奋起反击,最后取得胜利。

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个人的小故事,将大量的人物穿插在一起。

首选就是一个神秘飞船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地球,然后被政府发现,国防部和白宫并开会讨论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在这个时候,感情失意的科学天才与父亲下棋解闷,发现外星人信号。

曾被外星人俘虏去做试验的越战飞行员,整天借酒消愁,工作一塌糊涂。

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不因自己的女友是一个带孩子的脱衣舞女而嫌弃她,最终走到一起。

这一系列事件在开始并没什么直接联系,每个事件看似无关,其实没有一个是浪费,而且到最后的时候,他们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外星人的进攻,这些事件终将交织在一起。

这是一种典型的、交叉叙述的手法,在电影中经常使用,当然商业电影想要成功,仅仅把故事讲清楚是远远不够的,最为有效有力的武器就是煽情。

台词演讲也好,动作和宏大精彩的特效场面也罢,终归是要激发观众的情绪,能够让进入影院的大部分观众感觉到爽,感觉畅快,而不是像文艺电影那样,让观众看完了还觉得糊里糊涂。

另外要求“善”的力量最终取胜,这是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商业电影法则,在众多的电影中,除了极个别的另类,从来没有看到坏人取得胜利,不是因为电影制作人心地善良,怕观众学坏,而是他们基于商业收益考虑,无法把“坏人胜利”这样一个结局摆在观众眼前。

谁都无法否认,主流观众大多无法接受坏人胜利的结局,尽管电影只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公众还是喜欢看到坏人的邪恶最终被正义所战胜,坏人得到应有的严惩。

另外电影还需要一点注意,那就是小人物拯救世界,这也算是好莱坞众多电影的潜在规则了,而这并不是一种习惯,也不是说他们赞同反智反精英,而是为了利益。

观众喜欢看到小人物拯救全世界,美国主流文化带有鲜明的反智反精英的特点,而电影这样做能迎合主流观众的心态,能让他们掏钱购票。

就好像好莱坞所有青春校园影片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足球队四分卫都是反派,影片总是把他们塑造成头脑简单而又四肢发达的蠢货。

然后实际上,四分卫是一只足球队的核心,通常是球队的领袖,不但在场上指挥进攻,还能临场改变教练的策略。

这些人大多身体强壮、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拥有极其敏锐的判断力和实施的决心,往往也是校园中最受女孩子欢迎的人,可谓是真正的精英。

所以在反智反精英文化中,他们就像是国会的参议员和白宫的历任主人一样,成为电影中愚蠢的反派或者小丑一般的龙套,被主角战胜或者戏耍。

保罗和罗兰·艾默里奇讨论了一番电影的情节,接着又开始和助手讨论在哪里适合插入广告而不引起观众的反感,这同样也是很讲究技巧的工作。

担任制片人,属于保罗的爱好,不过他并没有全心投入进入,所以他还有数个助手帮助他完成工作,他更多的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交给在剧组专门雇佣的助手完善,或者听取建议,做出决定,比起其他制片人要轻松的多。

而电影的剧本送到五角大楼之后,也得到了他们的重视,对方表示会专门派来代表和剧组讨论合作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