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日本对中国名著的恶搞(1 / 2)

武侠.历史 喵喵2001 3008 字 2019-11-15

 近来日本动漫、游戏界恶搞中国名著已造成国内越来越大的风波和反响,许多人看到,《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被某日本游戏商塑造成风尘女子;《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孙悟空居然在日本某电视剧中谈起了恋爱;《三国演义》则更倒霉,被众多**动漫和黄色游戏拿去当素材不说,在即将推出的电游《恋姬无双》里,干脆从刘备关羽张飞到孙权曹操董卓,统统被塑造成风骚女子的形象。这样的恶搞激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愤怒,有些人士打算向日本方面提出严正交涉,希望他们停止“糟蹋中国古典名著”;有些人则认为这类现象表现了日本人对华一贯的恶意,“否则他们何以不恶搞自己的《源氏物语》?”;另一些人则呼吁抵制日本厂商参与诸如《关公》等涉及中国古典名著动画片的制作,甚至“以毒攻毒”,反过来恶搞日本名著。

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原委?面对日本人的恶搞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是对古典名著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保护。

恶搞一词正起源于日本,原词“KUSO”意即“粪便”,在恶搞者看来,KUSO不是简单的搞恶,而是对偶像和经典情节的颠覆、重构,是通过对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事件重新演绎、重新解释或重新安排命运,以达到吸引和感染读者、观众的目的。

正因如此,恶搞的对象必然是经典、名著、名人、热点,是大众本已熟知和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不拿这些当恶搞的对象,就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正如一些恶搞者常举的例子,恶搞人添小胡子的画笔必然伸向《蒙那丽莎》而不是一幅普通的仕女画,因为非如此则不足以引起关注。

由于日本文化产业极其发达,而本土素材远远不能满足其庞大的需求,加上文化产业面向全球市场,所以他们的动漫、游戏、音像制品,常常需要从其它国家的文化中汲取素材,从格林童话到爱尔兰民间传说,从美国牛仔到希腊神话,从上古传奇到科幻故事,都是日本文化产品中非常常见的主题,如著名的光荣游戏,就采用了大量中国、西欧和美国的背景剧本和人物,甚至被尊为经典的日本严肃电影也不能免诉,如黑泽明的力作《乱》就剥取了莎翁《李尔王》的故事框架。

前面说过,恶搞的对象是经典和热点,最常见的恶搞恰是针对市场热卖的主流文化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情节和人物耳熟能详,关注面广,恶搞起来看客好懂好记好笑,很容易一炮走红,既然主流产品的主题经常是外国名著经典,以它们为对象的恶搞类产品自然概莫能外。

正因为恶搞的一定是经典的、流行的,所以他们的“受害者”远不止于中国古典名著:希腊罗马史诗里的神仙被恶搞成**动漫游戏主角固然司空见惯,日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不能幸免:据说私生活严肃的战国“军神”上杉谦信被塑造成美少女已不是一回两回,大名鼎鼎的织田信长同样免不了被GALGAME公司的最新游戏歪曲成猥亵男甚至魔人。至于《源氏物语》不受青睐,恰是因为它原本就有大量暧mei描写,让恶搞众失去了“想象和创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