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奇袭栗木岭(2 / 2)

孔有德所统率的清军中,便有不少短毛。进入广西后,不少瑶人土兵附从。千总见何国驹留的是短发,像是瑶人,虽有注意,却并不惊讶,只是冷冷地说道:“短毛的,到右手边去。”</p>

右手边站着一大队兵丁,集中盘问短毛士兵。大敌当前,清军防备特严,鉴别不了身份的,统统以细作论处,当场斩杀。</p>

若到了右边,一定凶多吉少。何国驹有备而来,急忙取出腰间的银印,说道:“大帅,小人决非奸细,有宝物奉上。”</p>

一听有宝物,千总眼中放光,取过一看,竟是广西巡按的银印。</p>

巡按御史是明朝特有的官制,和巡抚一样,代朝廷巡视地方,后来逐渐成为常设官。</p>

巡按御史只有正七品,但由天子授权,职权很大,可以纠弹地方一切事务。</p>

明朝官制设置得很巧妙,为制衡大臣,设置了不少品秩不高、职权很重的岗位,在外如巡按御史,在内如六科给事中等。</p>

这种位卑权重的岗位,多选用初入官场的年轻新锐。年轻官员有朝气、有干劲,也乐于担任巡按御史、六科给事中等官员。</p>

明朝官场用人常常不拘一格,由正七品的巡按御史直升为二、三品大员的,比比皆是。譬如,明中期“救时宰相”于谦,就由江西巡按超擢为兵部侍郎。</p>

地方十三省巡按御史,任职只有一年。年轻的巡按们往往很珍惜这一年任职,在任上锐意进取,敢于纠弹不法。</p>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到了明朝中后期,巡按的权威甚至盖过了巡抚。明史有曰:“神庙以来,巡按执奏,大抵抚臣见屈,按臣见伸,故属吏之畏按臣甚于抚臣。”</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