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感谢数学人在人类科学发展中的无私奉献(2 / 2)

……</p>

全民灵机融合像是建国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一样,其具体内容如同烧开水,迅速融入大众生活。</p>

对学生群体的安排是最“简单”的。只需要让全民灵机融合变成学生的课程,需要完成作业,需要上课,需要听讲座,需要写心得,甚至会算分,学生们自然会把这些东西郑重对待。</p>

部分青年人和中年人也很好搞。对那些有武侠梦的,接触过仙侠内容的群体来说,之前的气感热潮就够推着他们接受灵机融合。</p>

老年人更不必说,把当年气功热的宣传方式重来一遍,加以引导管控,有家庭成员看护,想走歪路都得问问安保部队的枪口答不答应。</p>

更重要的是,当前阶段的灵机融合内容,实在是太简单了,比烧开水放凉再喝还简单。</p>

人人都有神识的时候,只需要从环境中凝聚一点灵机,伸手去碰,碰得到就融合,碰不到就是还在冷却。与其说这种推行内容对“是否”融合灵机有帮助,倒不如说是只起到了让每个人尽可能早地进行再次融合的作用。</p>

稍微有点内容的“重头戏”,在第二次灵机融合之后。</p>

有大量案例支持,蒙星霖终于可以严肃地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第二次与灵机融合,就会产生气感”。</p>

这条发现引起了许多同行讨论。人们好奇,为什么在第二次融合灵机时,人类便一定会产生气感。</p>

为什么不能是第一次灵机融合便产生?</p>

至于第三次融合灵机会不会有什么动静,由于时间有限,进度最快的蒙星霖还在冷却期,这玩意连个作为参照的样本都没有,便只能搁置讨论。</p>

……</p>

“怎么感觉最近生物中心里人很多啊。”李俭“不问世事投身科研”已有十天,每日在生物中心奔走繁忙,部队告诉他宣传片剪出了成品,他也没去看首映式。</p>

好吧,这并不是他太忙才不去看的,而是他为了不去看才以太忙为借口推脱。</p>

谁会去看以自己为主角的纯战斗宣传片啊。</p>

反正李俭不会。私下里偷偷看看,那就得了,和一群人在一块看首映式,听着怎么像是新形式公开处刑?</p>

而且他也不是假忙。和蒙星霖一块,搜罗合适人选,邀请志愿者,参与实验;在生物中心以当前体能素质第一人的身份“震慑”那些隐藏实力的家伙,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展示能力,毕竟天塌下来总有高个子顶着——对于那些因为害怕枪打出头鸟而隐藏实力的选手,有李俭这只最出头的鸟儿,他们也就没有隐藏实力的必要。</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