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 登峰造极(2 / 2)

“佛争香。人争气!陛下,国防军应该承担这个光荣任务。”蔡锷也看完了文件。边向龙剑铭建议着边把文件双手传给了在一边好奇地看着的德龄。

“是。正是这样。如果英国人都敢于向世界第一峰挑战而我们没有任何的动作,那对国民地民族自豪感是极大的伤害。松坡,走,我们要做很多的准备。”龙剑铭已经决定要刷新历史记录了,用自己目前掌握的技术,专门搞出一些登山装备出来,怎么也比1953年那新西兰农场主的装备强吧?世界第三极,必须由中国人首先征服!不!还有南极和北极点,中国人的脚印也要第一次踏上去!中国。要掀起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登峰造极”运动,并从运动中完美地胜出!也许,从明年到旧旧年漫长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可以用这种其实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软竞争来保持旺盛的民族自豪感,来促进泛世界观念地深入人心。

随即。一场临时举行的会议在军港卫戍司令部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刻一结束。电波就把会议的决定发到了各相关部门。

湛江造船厂立即开工赶造一艘5000吨级地,以燃气轮机为主动力的破冰船。福州马尾船厂负责建造一条3500吨的科学考察船。成都军用车辆厂负责研发履带式运输车辆、工程机械、摩托雪梭。大生成衣厂则承担了防寒被服、专用帐篷地设计生产任务。其他地雪镜、便携氧气瓶、专用化纤登山索具、专用食品也分派给了相应的企业,以国防军紧急需要的装备为名安排生产。格桑准将接到了命令,带着他从藏民和部队中挑选的登山队员们赶往北京。

一份报告触动了龙剑铭的雄心。而事实上,世界各国一直在谋求征服世界三极!

英国皇家海军少将j·富兰克林在1845年以60岁高龄率领两艘船、129名船员去打通“西北航线”(即格陵兰附近地航线)。结果全部死在维多利亚海峡的冰雪中。挪威人f·南森则成为19世纪最接近北极点的人,他用三年的时间到达了北纬86度14分的高度。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是美国人r·皮瑞海军少校。他和助手亨森中尉带着4个爱斯基摩人于1909年4月6日完们持续了三百年的“寻找北极点”的活动。这就意味着,征服北极点的历史可以由龙剑铭领导下地中国国防军去完成。对北极点而言,留给中国人去首先征服的时间还有一年半。

人类对南极的探索显得更为漫长。从公元弛纪起,希腊哲学家就用说不清道不明的平衡理论推测在南方有一块被印度洋包裹着的大陆。从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人、俄国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美国人发起了一场“寻找南方未知大陆”和踏上南极点的竞争。1911年12月14日。挪威探险家r·阿蒙森成为世界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南极,留给中国去首先征服的时间还有4年。

“在国防军范围内。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打一场声势浩大的登峰造极战役!把大中华民族的足迹留在世界三极,把大中华帝国的金龙十八星旗插在珠穆朗玛峰顶、插在北极点、插在南极点上。让世界各国的探险家沿着我们的脚印去探访、去回味、去惊叹!”

《中国时事报》于1907年12月12日

这一天的报纸上,有龙剑铭和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员的合影,有皇帝对军队和全国民众的讲话。也有对世界各国的挑战性宣言。

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各强国也纷纷发出宣言,并在仍然进行着的海牙国际会议上议定了《关于南极大陆、北冰洋各国专属区划分协定》,把原本是西方国家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科学探险变成了国家间对南北两极的权利争夺,而组织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也成了西方列强企图压倒中国的手段,各方人马纷纷在珠穆朗玛峰的南坡汇集……

格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对泽登的一个小小建议竟然会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登峰造极运动”。成为世界各国显示自己实力的一场明争暗斗,成为世界强国宰割北冰洋和南极大陆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国际规则制定出来了。装备制造出来了,人员挑选好了,甚至在总参还有一个小而高效的指挥部。直接在总司令的领导下工作,指挥三极考察队的行动。格桑准将。也被正式任命为“国防军珠穆朗玛登山队队长”,接受了一个他最乐意接受的死命令:赶在所有人之前登上珠峰!

1908年元旦。格桑率领42名登山队员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前誓师出发。37名藏族队员。2名廓尔喀夏尔巴族向导,4名汉族队员向闻讯前来送行的西藏僧俗群众立下誓言:“藏族的神山,帝国的高峰,只能、也必然由帝国国防军首先去完成登顶!”

绵亘数千公里的喜马拉雅山群峰皑皑。构成了世界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力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2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抛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的8012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1908年3月2日,一路进行适应性训练的中国登山队来到了珠穆朗玛峰东南侧海拔4700多米的地方,构筑了出发基地。随后,又在附近展开了地质环境调查和登山训练,准备于5月底开始正式向峰顶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