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绝望,是今晚的主持人(1 / 2)

 在大部分情况下,设计实验和执行实验,对参与人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设计实验需要理性思维,剖析实验目的,寻找可作为基石的理论打底,再设计实验环境,以求最终得出的实验结果可以用于分析,验证实验猜想正确与否,或者输出方便进一步实验的数据。而那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后人的著名实验,其设计者在设计实验时的灵光一现,精妙的手法则表现出设计实验时那天才构想突破桎梏的一瞬有多重要。

换言之,设计实验得聪明,越聪明越好,聪明到实验的每一步都是天才构想的程度,就有可能名留青史。

而执行实验,就不需要太过“聪明”。

觉得自己天资聪颖,上手就能看出实验设计的某处有问题,顺手就把实验步骤改了。这样做的话,大部分情况下都只能迎来不让人满意的结果。

执行实验需要的是严谨,实验规定之内严格执行,实验规定之外的部分,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继续严格进行。

就好比往水里加氢氧化钠和氯化氢,说加多少就是多少,规定之外的部分要保证自己不被试剂伤害,规定之内的部分,哪怕某一步骤看起来再无稽,也不应当在实验进行时私自修改实验步骤。

(你们知道当我私自修改实验步骤,拿滤波器输出的信号强弱来判断波长究竟对不对的时候能有多尴尬吗?我那天第一次知道一件事,那场实验用的生波装置,输出波的强度和波的频率不呈线性关系,它会自己在某几个频率压根不对外输出。

而我像个弱智似地以最终对外输出的波的强度判断它对外输出的准确频率是多少,它本身就不输出了,我当然不可能得到它的准确频率,那天老师看我大概和看弱智没两样。这事我能记一辈子,从那之后就不敢再初见实验步骤立刻质疑了。(实际上到目前也没敢再质疑过任何实验步骤))

总而言之,执行实验,需要的人才是能够理解实验意图并坚决彻底执行的“工具人”型人才,选入名单的人越听话越好。如果不是为了防备实验中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小概率事件对最终结果造成过大影响,亦或者是由于人的表现也是实验结果的一部分,还是希望能以工具来进行实验,而不是以“工具人”来进行实验。(个人看法)

白瑞树他们现在要找的,就是这种听话的人才。

不带感情地说,世界上的人,比起天才和疯子,更多的是平庸的人。白瑞树他们要找工具人型人才,理应会很容易,但这里是青苗营地。

当初虽说进随军军校的选拔条件中有金丹期自行前往东部军区面试,但看现在青苗营地的情况就知道,这条选拔条件不过是给青苗营地掩人耳目的设定,鬼知道那些社会金丹期修真者去东部军区自行面试后究竟被分到了什么地方,反正不会是青苗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