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父子相搏(1 / 2)

吴钩月 风浣裳213 0 字 2022-04-24

 司马若沉哪容他再改变主意?身形如饿鹰般疾掠而来,"云龙初现",向江离扑到。江离膝盖微屈,跪到半途,来不及多想,左手骈指,右手成抓,逼的父亲不得不撤掌变招。

司马若沉是无极门第一高手,同样的招式他使出来比旁人至少快上一倍,"云龙初现"使不下去立时就变成"神龙探爪",两招之间竟无一点空隙,浑成如一招一般,两手向江离肩头抓下。

江离本来就在往下跪,应付父亲第一招时实在太快,身子都没来得及停住,司马若沉双手往下疾抓,他肩头也往下疾沉,这些微的一缓已为他赢得了变招的时间,双手拇指上挑,点向父亲双肘。司马若沉心头骇然,眼看自行将要穴送到他指上,身子陡然一个铁板桥向后仰出,足尖直踢江离胸口。只是他变招太快,似乎不是急切间变前扑为后仰,而是本来就要使这招“倒海翻江”一般。

他变得快,江离也应得快,父子俩以快打快,司马若沉每一招都只使得一半就被迫变招。正如慕容铁琴所说,高手相争,较之以势,只因彼此都能见微知著,便不至于招数用老,无可挽回。两人拼得虽紧急万分,指掌却从没接触一下,看来却似一套配合得丝丝入扣的舞蹈一般,江离在指挥打拍子,司马若沉随之改变身形步法,挺伏起倒,若合符节。

其实江离天资再好又怎能与父亲几十年的功力相提并论?所以能跟上父亲变化只不过是因为脑中对龙行大九式诸般招法熟极而流,根本用不着看父亲招式就依次摆出相应的姿势。何况司马若沉使开了龙行大九式,横冲直掠,上飞倒跃,大开大阖;而江离不过跪地不动双手贴身做些小巧变化,其深浅疾缓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说来江离这姿势其实全是华而不实的摆设,他哪里比得乃父掌劲合一,掌到力到得那么疾而且劲?一来他不敢运劲真伤了父亲,二来也来不及运劲,司马若沉若不变招,拳掌连击过来,穴道撞中他手指便能将他指掌撞折了。但一来他姿势摆得妙到毫巅,纹丝不爽;二来高手过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用两败俱伤的打法,司马若沉何等身份,怎会用穴道去撞对方指尖试试他是否真能点中自己?

转瞬间司马若沉已使到第七招"龙鳞万点",江离漫说跪在地上,就是站起身来,也不能似对白若飞一般先抢占父亲的落脚之处。好在江离房前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一棵柳树,还在雪凌波背后,司马若沉若要卷柳枝打出先得伤了妻子,他也不想上房掀了自家屋顶砖瓦,所以身在半空,并不转身,双袖鼓风,排山倒海般的掌力向江离推过来,"龙鳞万点"变成了"风墙一座"。

江离哪敢硬接?早在父亲使第六招"双龙抢珠"之时他已打定主意站起来倒跃出去,能避得多少是多少。手上将父亲"双龙抢珠"逼退,膝盖点地,就要站起倒纵,哪知这"风墙一座"来得快极,没等他站起已推着他向后疾掠。亏他本有后跃的力道,将掌力卸去了一大半,兀自被劲风逼得喘不过气来,而司马若沉是在半空发掌斜着击下,早将他向上站起的力道尽数抵消。因此身子平平滑出丈余,竟还是跪在地上。

在雪凌波看来,儿子倒滑而出轻轻巧巧地避开了丈夫猛恶之极地一击,禁不住又惊又喜——惊得是他武功如此精强,跪在地上便能与丈夫的龙行大九式斗个旗鼓相当;喜得是儿子丝毫不违自己言语,自始至终不站起身来。

只有江离自己知道,他不是"不站起来",而是"站不起来"——这看似轻轻巧巧的平面滑行实在代价惨重,根本就是象块石头一样被人压着硬往后磨了丈余,两个膝盖钻心地疼,只怕都已磨得皮破肉烂了。

司马若沉见他跪着接了自己七招,到现在仍不站起身来,这岂非是个绝大的讽刺?怒喝一声,第八招"龙行九天"使出来,如一条苍龙在半天空飞腾而过,向江离头顶直扑下来。这"龙行九天"是龙行大九式中最威猛凌厉的一招,要克制须在他腾空之前就让他飞不起来,待蛟龙腾空,夭矫飞行之时,其势已成,如何还能制得他住?

江离退后丈余,根本没能站起来掠到父亲身边,这克制的招数当然没使出来——也实在是司马若沉变招太快,他号称"翻天鹞子",这横行于天的高度比寻常人使来高出丈余,高,飘,疾,劲四个字占全了,江离这次就是躲都躲不开了。但他熟极而流地使惯了的招数,虽然早已无用,还是依样葫芦地左手伸直一抓如鹤爪,右手伸高斜啄下来如鹤嘴,正是克制"龙行九天"这一招的姿势——方位力道无一不对,就是时间上慢了半拍,地点上差了两丈,那便什么用也不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