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榜单(1 / 2)

 光是从流传出来的事上看,当时考生流行一种“行卷”的探路方式。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将自己的文章进行编辑整理选出得意的代表作,向京师的权贵推荐,权贵再向主考官推荐,这样考生就更容易考中。

白居易就曾受到过“行卷”的好处。但往往根据的权贵身份就定了考生的名次。

王维也曾为了考的第一名,扮作伶人在太平公主的宴会上推荐自己的作品。太平公主读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后立刻找到主考官, 将原先定好的张九皋改为王维。这一举措足以看出科举考试出现的弊端,子婴自然也是十分害怕自己的科举最终变成了这样。

当然,有些事近几年是不会发生的,至少在张良主导这些事的时候是不会发生的,子婴觉得自己对于张良还是相当了解的,张良此人虽然聪明,但是他更看重的显然是自己能参与进历史的进程里多少, 而不是自己在活着的时候能收下多少的钱财。

科举的先进性,张良和陈平等人已经在子婴的灌输之下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了。

就还是拿前世的大唐来说, 子婴通过很多的典籍都能看出在大唐参加科举,其困难程度更甚于后世的高考。

而且由于唐朝的科举制度不完善,导致寒门学子要通过科举入朝更是难上加难。

但就算是如此,受当时科举制的影响,大唐不论是国力还是文化都进入了“黄金时代”。很多的文人墨客脱颖而出,为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世子婴光是耳熟能详的大唐诗人就不知道多少了,唐诗也几乎时让子婴当年上学的时候吃尽了苦头,不知道多少次因为背不下来而被老师留在了学校,但是现在,他才明白当年自己的老师苦口婆心的告诉自己的道理,书到用时方恨少。

不过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子婴带到大秦地界上的这些个知识在这个时代真的已经是足够用的了。

一天之后,按照之前和子婴的约定,张良把拟定好的放榜流程和榜单都拿到了子婴的面前,已经准备着开始放榜了。

“陛下,这就是按照你当时的要求做的,这些人现在还都在驿馆里焦急的候着呢, 依我看,还是明天就把这榜单赶紧挂在他们驿馆的门口,让他们知道了这个结果,之后赶紧去准备他们后续的事吧!那些没有考中,也不能回县里做老师的,就先把他们送回去吧!”

张良做事那是相当有效率的一个人,见不得这些考生在那干着急,他倒是想要赶紧把手里的东西公布了,这要是寻常的小事,张良自己也就做主公布了。

但是这一次的科举不一样,子婴几乎时事无巨细从头到尾都盯着呢,这放榜虽然看似不是什么大事,但张良就是觉得子婴可能会管。

果然,子婴听了他的话之后先是点了点头,但是紧接着又摇了摇头。

“时间上你说的倒是没什么问题,这些人已经等了半个月有余了,这咸阳城也都已经逛游的差不多了,这件事的确是不能再拖着了, 而且再不公布的话,咸阳城百姓的这股子热闹劲就过去了, ”

“那陛下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