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见面(1 / 2)

 第160章见面

陈群于百家讲坛报名听讲,刘云坐前排,但没想到身后的阶梯中,有这么一个牛人。

巳时,夏侯兰登坛开讲。

“欢迎各位来到百家讲坛,我是夏侯兰,你们喜爱的法学从事。”

掌声。

“我就发现了,听我课程的,大部分乃军事科的学子,你们这是在为以后的犯罪做准备吗?”

下面传来哄堂大笑。

陈群感觉这不真实。

“好了,今日我的讲题是证据!我们先从证据的定义开始讨论,我认为,证据乃刑事案件中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条件,这包括人证、物证。此点很好理解,但真正的问题在于,采集、鉴定、关联、因果等。”

夏侯兰从各种流程说明了证据。

这些陈群都一听就懂,但听到后面,陈群发现,夏侯兰要讲的不是证据,而是无证据不定罪!

这让他大吃一惊,无证据不定罪,这是要绕开春秋大义。

在此时,如果没有证据,那就四个字,论心定罪,也就是凭心而论。

比如张三杀了人,没有任何直接证据,于是以他的杀人动机定罪,如果你给他制造一个孝子身份,然后按照春秋大义,可以推论,张三是好人,杀了坏人,天经地义。

再有一个例子,有人抢劫,你反杀对方,正当防卫,但是没有证据自证清白,而上官认为你平时品行不端,认为是你谎报情况,也可以直接将你定罪。

这种司法程序,让官员的可操作性无限放大,这也就有了鱼肉百姓的条件。

一部春秋,一份大义,可以让掌权者生杀予夺。

无权的百姓只在官员的一念之间。

夏侯兰的观点只是观点,只是学术思想,没有实践,但梁郡已经在开始慢慢推出试行。

陈群一下子好奇起来,他竟然鬼使神差的给自己在官学报了名。他感觉自己体内有一种东西在苏醒,这是一种区别于儒家的思想。

这思想是一只小兽,他在开始吞噬自己原本的意识。

因为陈群通过了入学基础考核,于是变成了一个插班生,开始每日奔波于各科的学科楼。以他的资质和底子,用了半个月时间,他便将十三科入门内容全部学完,甚至连建筑科都没落下。

然后他便报名了法科。

法科先学汉律六十篇,这他早就滚瓜烂熟,甚至比夏侯兰理解更深。夏侯兰直接将他安排到最高深的秀才班。

陈群开始学习夏侯兰起草,郡府盖章通过的本地试行法。本地试行法有《贪污法》《盗贼法》、《婚姻法》、《奴隶法》等九种法律,但有大部分都没有真正落实下去,只是属于草案。这个《贪污法》让陈群深以为然。法中规定,任何官员贪墨三百钱以上,便需革职查办,每三百钱刑一年,万钱发配,十万钱绞刑。这从官员角度来说,已经属于严苛峻法。

三百钱才多少?才一石粮食而已。不过梁郡为了贪污法的施行,却是做了其他补偿,名为高薪养廉。梁郡所有主官和属官,甚至普通吏员衙役,在年终皆有年终奖,这奖励,乃全年薪金的一倍。

县令秩六百石,年终奖金再发六百石,便是一千二百石。

刘云高薪养廉,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拉动消费。

就把钱散出去,他们才会拿钱去消费。流通起来的才叫钱,运动起来的才叫经济。

只花了几日时间,陈群便全部融会贯通法学内容,夏侯兰惊奇不已。

更惊奇的是陈群自己,他感觉,如果按照这些颁布下去,那汉律的细节,便要多出许多,对于司法主官的权力限制,也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