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上海沦陷(1 / 2)

 在大场镇失守了以后,中国守军在日军部队强大的炮火攻击之下,疲于迎战,节节败退,而此前,多次击退日军主力部队进攻的中国守军,由于陷入到了孤军奋战当中,在付出了极大伤亡的代价之下,也只好选择往南撤退,以此来保存实力。

原本新编混成独立旅共计拥有一千余人的兵力,经过跟日军主力部队的几番交手之后,在缺少重型武器装备,以及弹药奇缺的情况之下,在往南撤退之前,只剩下来了两千余人,由此可见,为了镇守大场战地,所浮出来的伤亡代价何其之大,即便是如此,全旅官兵们依然坚守阵地,几乎每天都要跟进攻的日军主力部队打一场残酷而又血腥的白刃战,坚守阵地毫不退缩。

多支士气低迷的中国守军,纷纷沿着沪太路向南奔逃,在清晨时分,日军使用八辆战车开道,只派遣了三百余名步兵向南追击,在日军的飞机在空中配合地面部队向中国守军阵地大肆轰炸,还未从阵地上撤退出来的中国守军几乎全军覆没。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军队的实力,进而达成持久作战的目的,十月二十六日,负责镇守大场阵地的中国守军主力部队开始向南翼转移,由此而影响到中央作战军侧背的安全,第三战区于是决心放弃北站江湾间的阵地,组织部队向苏州河沿岸之江桥镇小南翔一线撤退。

看到中队大撤退的情景之后,苦战多日的日军部队,当即就派遣多支主力部队向南乘胜追击,出动飞机空中猖狂十足地低飞扫射,一时之间,位于上海的闸北地区变成了一片火海。

在十月二十六日这一天,日军部队终于如愿以偿地占领了大场,而坚守大场阵地的混成独立旅在陷入到日军主力部队的包围之前,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从当初的一万余人的兵力,在此时锐减到了两千余人,但是全旅官兵们的战斗意志却丝毫未减。

接到撤退的命令之后,伤亡惨重的混成独立旅,随同中央军德械师第八十七师一起撤到了苏州河的南岸,以北新泾为中心沿河据守。

穷追不舍的日军部队继续往南追击最后撤出大场阵地的混成独立旅,位于苏州河北岸的日军部队,曾多次强渡苏州河,均被位于苏州河南岸的混成独立旅成功击退。

十一月初,日军集中火炮和飞机沿河滥施轰炸,弹如雨下,企图掩护步兵强渡。新编混成独立旅的两千余名官兵们,在北新泾外围占领阵地,阻止日军深入,相持多日,有力地阻击了苏州河北岸的日军主力部队。

由于日军后续大量的派遣军,在金山卫登陆,陷松江,趋青浦,当时作为主力部队的中央军侧背受到威胁,隶属中央军的第八十七师奉命于十一月九日夜向昆山方向撤退,在撤退的过程当中,却因为道路阻塞,秩序混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中央军德械师第八十七师自八月十三日开战到十一月九日撤出上海,整整三个月,无日不战,其间补充兵力四次,每次都是二三千人,共伤亡官兵一万六千多人。

激战中,团、旅长不亲临第一线与部署共同作战,阵地就不易守住,就连旅长都曾两次投过手榴弹,开过轻重机枪,可见战况之激烈,世所罕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便当时中队的武器装备落后,但官兵士气旺盛,浴血奋战三个月,以巨大牺牲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迷梦,写下了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